发展概述
建设思路:智慧医院由政府总体统筹,医院端与企业端合作共建,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思路基本一致,按照信息化智慧管理、在线化智慧服务与智能化智慧医疗三个维度进行开展,以此实现医院的智慧化作业。
价值探索:智慧医院建设能够革新医院基本功能模块,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医疗过程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实现在线诊疗、远程诊疗,促进医疗服务的线上化,极大的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细分场景
细分场景:智慧医院建设分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三大细分场景。
智慧管理:基于扭转重资源获取轻成本控制、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需求,引入智能化系统,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智慧服务:诊疗需求的增加要求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能力,业务端应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整体业务流程在线化,服务端应从互联网就医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逐步向大健康生态合作过渡,切实解决民众刚性需求;
智慧医疗:我国整体医疗水平依然较为薄弱,医疗资源供给仍不均衡,这种情况下,医院应加强EMRS、HIS等的搭建,提升诊疗能力,区域间应注重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等各个层面的深层次要求。
趋势洞察
技术侧:技术新基建驱动智慧医院各细分场景的长远建设。
服务侧:诊疗价值链延伸与全链数字化构造“没有围墙的医院”。
厂商侧:智慧医院综合厂商与垂直厂商竞相发展,携手并进。
放眼未来:各医院持续发力,强者先行,探索更高层次的智慧医院生态。
智慧医院建设范围
面向管理、服务与医疗三大场景,实现医院的全面升级与智慧化建设
当前,在我国医疗领域圈定的智慧医院范围主要包括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与智慧医疗三大领域。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包含财务、成本控制、物资、药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帮助医院进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第二个领域则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院内的一体机、智能导诊、医院导航,院外的远程诊疗、在线预约、健康管理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主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加之影像、检验等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建设。
智慧医院发展历程
医疗信息化厚植行业成长土壤,助推医院向智慧化快速进阶
在中国,智慧医院可以看做是医疗新基建的高级形态,它发源于医疗信息化,并在信息化逐步发展成熟后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探索。2011年电子病历评级开启了智慧医院的启幕之年,加快院内互联互通建设;自2015年始,区域平台建设脚步加快,强调医院“孤岛”上的信息互联互通,庞大的院内信息再利用价值将被释放,同时互联网医院新业态诞生,慢病线上复诊、续方获得许可,医疗服务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出台;2019年之后,中国智慧医院的需求和落地有了丰富土壤,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升级为智慧医院,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医院建设主体
政府引领统筹,医院和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努力让医院“变聪明”
智慧医院的建设主体包括政府、医院与相关企业。其中,政府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监管,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医院与企业合作进行智慧医院的建设,医院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设方案和需求,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供应,并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医院的智慧化需求。在建设企业当中,按照智慧医院的分类划分,企业可以大致分为综合服务提供商与垂直服务提供商,共同致力于智慧医院建设。
智慧医院建设进程
智慧医院厂商业务分析
智慧医院厂商能力分析
综合型厂商能够为医院提供智慧化升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单一领域服务商、中型厂商、综合型厂商共同构建了智慧医院的行业生态,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院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其中,综合型厂商能够提供涵盖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与智慧医疗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具备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广泛的市场覆盖,是医院实现智慧化升级的最优选择。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管理
外驱动力:智慧评级明确管理功能,实现医院管理持续改进
后疫情时代,政府部门提出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的硬性需求。在医院智慧管理层面,国家提出智慧管理的目标是支持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运营效益,实现协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医院运行细节信息,人财物信息衔接一致、投入产出信息闭环,规范流程、智能调度资源。目前县域医院的智慧管理仍多处于二三级水平,智慧管理仍需医院加大投入力度。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管理
内生动力:医院管理流程化、成本控制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
医院智慧管理受到政策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双轮驱动”。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成本控制等新形势下,医院自身要求提升管理水平的“内驱动力”也逐步增强。医院运营管理需要扭转重资源获取轻成本控制、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的倾向。高效益运营是医院的生存保障,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医院资源的持续循环与增长。医院为实现高效益运营、智能化成本控制,管理的智慧化成为必由之路。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管理
解决方案:建立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人力、财务和物资资源
在医院管理运营建设上,医院可以通过引入人力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资源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环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监测,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分析;实现物资采购、库存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从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智慧管理,可以使医院的各项业务更加高效、智能、便捷,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管理
解决方案:DRG与DIP双策并驱,大幅推进医院费用质量双控制
DRG与DIP同属于按病种方式付费,其核心逻辑在于价值医疗,主张用最优性价比衡量,以经济杠杆驱动规范临床诊疗的行为,用最合理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起病。但从医院方面来看,随着DRG支付的到来,医院运营压力大幅增加,成本管控力度加大。医院成本管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建立成本矩阵,洞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充分结合临床过程,并持续投入与优化,以此解决医院成本核算难题。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服务
外驱动力: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鞭策医院智能化发展再升级
毋庸置疑,伴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迭代,不断驱动医院的智慧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医院针对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应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化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定基础。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服务
内生动力:诊疗需求的增加要求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能力
截至2023年中国老龄化率已从2017年的11.4%上升到15.4%,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70%,我国有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这说明老龄化与患病率加剧了医疗行业的需求,潜在诊疗需求群体规模正逐步扩大。诊疗人次方面,除掉疫情引起的线下医院诊疗影响不谈,每年我国诊疗人次及人均诊疗人次数都在不断增加,需求的增加使医院面临巨大压力,而缓解这一压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借助新技术提高医院服务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服务
解决方案: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整体业务流程在线化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闭环化医疗服务。通过线下业务线上化,智慧服务能够改善就医流程、优化患者就医体验。诊前阶段,通过精准匹配、实时同步等技术,患者可以在精准时间段预约挂号,实现错峰就诊;诊中阶段,通过智能物联等技术,患者可以更便捷地支付、查看报告以及取药,缩短等待时间;诊后阶段,通过便携式设备等,患者可以及时追踪病情并获得远程干预。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服务
解决方案:智慧化赋能,推动医疗服务由点到面全方位演化
目前,智慧服务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以挂缴查等便民服务为主的互联网就医服务;第二阶段开展以实现在线复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闭环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第三方阶段开展以大健康生态合作的远程医疗协作服务,实现预约、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教学等,再拓展到连锁药店、养老产业、企事业单位等泛健康领域合作。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使得医疗服务在线化,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刚性需求。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医疗
外驱动力:EMRs推动院内外信息共享,加速智慧医疗建设
2018年,国家公布了EMRs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将电子病历系统分为了0-8级几个等级。过去五年,“以评促建”的方式全面加快了智慧医疗的建设,全国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平均水平从2018年的1.74提升到2022年的3.57,国内三级医院也基本达到4级电子病历评级要求。但截至2022年,大部分医院仍处于中级信息共享初级阶段,距离更高阶层的医疗数据全流程闭环管控、区域信息共享等仍有进步空间,这也推动医院在电子病历为基础的智慧医疗上持续发力,加大投入。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医疗
内生动力: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困境,助力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从医疗资源的供给分配来看,2018至2023年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据全国医疗资源供给的95%左右,2022年接待诊疗人次42.7亿,医院占比3%左右,2021年接待诊疗人次38.2亿,中国整体医疗水平依然较为薄弱,患者大多前往等级医院就诊。在城乡分配上,城市每千人口的卫生技术人员数远高于乡村,医疗资源存在分配不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依托AI等智慧医疗技术,有望提升医疗能力水平,并通过区域间的医联体建设改善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从而助力医疗公平化。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医疗
解决方案:电子病历持续建设赋能临床医疗业务的高效化开展
医院信息化、智慧化的建设自电子病历系统开始,并始终以此为核心展开。在电子病历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信息化发展较为领先的医院正逐步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医疗服务体系,囊括患者信息、药品管理、医嘱诊断、费用管理等所有临床活动信息。以统一的集成系统代替分散的部门系统,实时反映医院的运营状况,实现全院的安全、质量、效益数据信息的整合,为决策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同时在全院高效信息化后,利用院外接口实现数据与资源的内外联动。
智慧医院细分场景:智慧医疗
解决方案:医联体/医共体智慧化体系助力区域医疗“联”与“通”
通过区域医联体/医共体的智慧化建设,区域内大中小医疗机构通力合作,继而能够满足区域内管理决策、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以及降成本提效率等各个层面的深层次要求。(1)区域智慧化能够实现区域内医疗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分析,满足主管部门管理、决策、监督等需求。(2)通过区域化联动,能够实现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3)借助AI辅诊、远程诊疗、远程带教等手段,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4)信息与资源的区域化集结与管理,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合理调配的效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难点仍存
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缺乏、数据孤岛及资金投入不足等多重困境
智慧医院建设面临多重挑战,1)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导致各医院在数字化系统的整合上缺乏方向和规范,此外,智慧医院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组织保障,导致各方在目标和执行上的不一致。2)互联互通共享机制不健全,医院内外普遍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医院内部各科室和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互通,不同医院之间也缺乏数据共享的机制和平台,影响了跨院医疗服务和患者转诊的效率。3)资金投入欠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智慧医院建设的高投入需求,使得许多医院难以持续推动智慧医院的发展,急需外部资本的注入。
前景可期
技术侧:技术新基建驱动医院各个细分场景的智慧化长远建设
在新基建时代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智慧医院的内涵,未来智慧医院建设发展仍将围绕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医疗进行。根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医院智慧管理必将是利用自动化的设备及系统平台实现高效的院内运营管理;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将以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发展方向;智慧化医疗则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效率及诊疗质量,以此更好地服务患者。
前景可期
服务侧:诊疗价值链延伸与全链数字化构造“没有围墙的医院”
服务模式创新对智慧医院建设有重大影响,诊疗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其中的核心,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诊疗向预防、康复两端延伸,打破实体医院围墙,实现院内院外协同发展。服务模式从医院内医疗信息服务模式,到远程干预模式,到上门服务模式,到管理医疗模式,到智慧医疗服务,实现医院、社区、家庭等的高效联动。以此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个性化医疗、医疗质量监控、健康管理与预防等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质量的医疗与健康服务。
前景可期
厂商侧:智慧医院综合厂商与垂直厂商竞相发展,携手并进
未来智慧医院相关厂商将更加专注发展,综合厂商将扩展业务范围及渠道能力,不断做大自身规模;垂直厂商则深耕细分场景领域,持续做精自身服务。同时,智慧医院流程再造、数据治理等新技能要求,对智慧医院服务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互联网思维接入的垂直企业很难解决智慧医疗应用与业务系统衔接问题,而传统综合企业也很难在数据治理等方面单打独斗,因此二者的精诚协作,才能构建出符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要求的、大联通、大融合、大生态的智慧医院。
放眼未来
各级医院将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更高层次的智慧医院新生态
智慧医院建设将在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不断向更高形式迈进。中国医院已经走过了线下服务、非医疗业务上网阶段,正处于医疗业务上网的互联网医院时期。伴随着居民就医需求的变化,医院正奋力向智慧医院形态迈进。在院内智慧化升级,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体验与效率的基础上,实现院间、区域间、省级系统联动与数据共享,实现外延式智慧医院构建,最终,药店、保险、药企、健康管理等第三方医疗健康机构将深度参与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造升级版智慧医院生态。